直流高壓發(fā)生器做電纜直流耐壓試驗要注意什么
?
在使用直流高壓發(fā)生器進行電纜直流耐壓試驗時,需從安全規(guī)范、設備檢查、操作流程等多方面嚴格把控,避免因操作不當導致設備損壞或安全事故。以下是具體注意事項:
一、試驗前的準備工作
1.?設備檢查
·?直流高壓發(fā)生器:確認設備校準有效期,檢查控制面板按鈕、指示燈是否正常,高壓輸出端絕緣是否良好,接地線纜是否牢固。
·?輔助設備:校驗微安表、分壓器等測量儀器的準確性,檢查保護電阻(阻值通常為 50Ω~100Ω/kV)是否完好,避免因電阻損壞導致過流。
·?接線正確性:按原理圖連接試驗回路,注意高壓引線與電纜絕緣層的距離(≥10cm),避免放電;接地端需可靠接入大地(接地電阻≤4Ω)。
2.?電纜預處理
·?外觀檢查:查看電纜外皮是否破損、終端頭是否受潮,清除電纜表面的灰塵、油污及水分,防止表面泄漏電流影響試驗結果。
·?絕緣電阻測量:試驗前用兆歐表(如 2500V)測量電纜絕緣電阻,若阻值過低(如低于 100MΩ),需先排查故障再進行耐壓試驗。
·?電容評估:根據(jù)電纜長度和截面估算電容值,確認直流高壓發(fā)生器的容量(額定電流≥1mA)是否滿足需求,避免因電容過大導致電壓建立緩慢。
3.?環(huán)境與安全布置
·?環(huán)境條件:試驗應在干燥、無風沙、溫度 5℃~35℃、濕度≤80% 的環(huán)境下進行,避免雨雪或強電場干擾。
·?安全隔離:在試驗區(qū)域設置圍欄并懸掛 “高壓危險” 警示牌,禁止無關人員進入;操作人員需穿戴絕緣靴、絕緣手套等防護裝備。
二、試驗過程中的操作要點
1.?升壓與耐壓控制
·?升壓速率:從零開始緩慢升壓,速率控制在 1kV/s 以內(nèi),避免因電壓突變導致電纜絕緣擊穿。升壓過程中分段停留(如 0.25U、0.5U、0.75U、1U),每段停留 1min 并記錄泄漏電流,觀察儀表是否穩(wěn)定。
·?耐壓時間與電壓:按標準規(guī)定施加額定試驗電壓(如 10kV 電纜通常施加 25kV 直流電壓),耐壓時間為 15min~1h(具體參考 GB/T 12706 等標準)。耐壓期間若泄漏電流突然增大或出現(xiàn)周期性擺動,應立即降壓停機檢查。
2.?泄漏電流監(jiān)測
·?數(shù)據(jù)記錄:每隔 1min 記錄一次泄漏電流值,正常情況下電流應穩(wěn)定且無明顯波動。若三相電纜的泄漏電流差值超過最小值的 100%(或單芯電纜電流大于 10μA),可能存在絕緣缺陷。
·?異常處理:若發(fā)現(xiàn)電流持續(xù)上升、設備出現(xiàn)異響或異味,需立即切斷電源,排查電纜是否存在局部放電、終端頭擊穿等問題。
三、試驗后的安全與收尾工作
1.?降壓與放電
·?緩慢降壓:耐壓結束后,按相反順序緩慢降壓至零,避免因電纜電容儲能導致反電動勢損壞設備。
·?充分放電:使用專用放電棒(先經(jīng) 10kΩ~100kΩ 電阻放電,再直接接地)對電纜進行多次放電(每次放電時間≥2min),尤其是長電纜或大容量電纜,需確保電荷完全釋放,防止觸電。
2.?數(shù)據(jù)整理與設備檢查
·?結果分析:對比試驗前后的絕緣電阻和泄漏電流數(shù)據(jù),若耐壓后絕緣電阻下降超過 30%,或泄漏電流增大超過 50%,需判定電纜絕緣不良。
·?設備歸位:拆除試驗接線,檢查直流高壓發(fā)生器的高壓輸出端、連接線是否有燒蝕痕跡,將設備存放在干燥通風處,避免受潮。
四、其他注意事項
標準規(guī)范參考
試驗參數(shù)需符合國家標準(如 GB 50150《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氣設備交接試驗標準》),不同電壓等級電纜的試驗電壓如下表:
電纜額定電壓(kV) |
直流試驗電壓(kV) |
耐壓時間(min) |
6~10 |
25 |
15 |
15~35 |
40~60 |
15 |
?
特殊情況處理
·?若電纜存在局部缺陷(如中間接頭受潮),可采用分段試驗法定位故障點。
·?冬季試驗時,若環(huán)境溫度低于 0℃,需先對電纜進行加熱(如采用短路電流加熱法),避免因絕緣材料低溫變脆導致誤判。
人員資質(zhì)與監(jiān)護
試驗需由持高壓電工證的專業(yè)人員操作,至少兩人在場,一人操作、一人監(jiān)護,嚴格執(zhí)行 “工作票” 制度,避免誤操作。
總結
直流耐壓試驗是檢測電纜絕緣狀況的重要手段,操作時需以安全為前提,從設備檢查、環(huán)境控制、規(guī)范操作到數(shù)據(jù)記錄全流程把控,確保試驗結果準確可靠,同時避免對電纜絕緣造成不可逆損傷。
?